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二)
最新动态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二)
2024-09-148

收录于话题

#协会课堂

↑ 点击上方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关注我们

近年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鼓励引导绿色出行,在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提升服务、完善设施设备、拓展多元经营、促进衔接融合、保障人员权益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交通运输部于2023年发布了13个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供各地借鉴。为指导各地持续深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构建完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在各地推荐、专家评议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2024年组织遴选了12个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

上海:公交适老化,让城市更有温度



(一)总体情况
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438万人,占总人口的28.8%,老年群体日常出行较多选择乘坐公交车。为适应上海市老龄化发展趋势,上海市积极推进公交适老化建设,全力打造“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老年人出行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适老化政策标准。先后制订《公交站台适老化指导意见(试行)》《上海市敬老爱老公交线路营运服务标准(试行)》等政策标准,明确“新增、更新公交车原则上为低地板或低入口新能源车辆”等相关规定,为城市公交适老化出行提供政策指引。
二是完善站点服务设施。按照“可设尽设”的原则设置公交候车亭,配备等候座椅等。连续设置站台与人行道之间盲道,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点,因地制宜增设出租车“一键叫车”设施,优化站点电子屏显示信息等。
三是实施站点适老化改造。结合港湾式车站改造、公交站点品质提升、人行道品质提升等项目实施,通过调整候车亭位置、增加公交站台宽度、彩铺非机动车道、增设无障碍坡道等,改善站点候车环境,完善无障碍出行空间。
四是开展车辆适老化改造。更新投运400辆低地板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同步配置车辆“侧倾”功能,将车门入口和地面之间的高度差由原先的36厘米降到28厘米,便利老年乘客上下车。
(三)取得成效
上海市2024年将完成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212个,“敬老爱老”公交线路将达146条,全市具备无障碍功能设施的公交车辆超过9000余辆,整线配置无障碍功能设施的线路超过500条,适老化设施的改造提升,助力老年乘客出行实现从“有保障”到“更完善”。

云南丽江:践行“公交+文旅”,推动丽江公交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情况
云南省丽江市积极探索“公交+文旅”模式,充分满足游客深度体验当地丰富自然景观和独特民族文化的需求,先后开通9条旅游专线,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出行体验,为游客和市民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文旅消费选择和出行体验。
(二)主要做法
一是优化线路设计,实现重点景区全覆盖。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及站点,逐步覆盖丽江市热门景点,先后开通了连接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宋城、观音峡、拉市海等景区的9条公交专线,并根据客流延长服务时间,深入推动“公交+文旅”发展。
二是开行定制公交,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开通景区专线的基础上,与观音峡、宋城、拉市海等景区合作开通定制公交服务,游客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更加舒适、便捷的公交服务。2024年1月至7月,共开行定制公交1700余趟次,运送乘客3.4万余人次。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出行体验。结合旅游旺季和暑运等时间,精准把握客流动向,组织公交服务志愿者在玉龙雪山、古城口等客流密集场站维持秩序,协助乘客乘车及取放行李,推广公交旅游专线服务。2024年1月至7月,共开展志愿服务1400多人次,服务乘客近200万人次。
四是发展低碳公交,推动绿色出行。加快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推广应用,共有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396辆,占比达91.2%,中心城区实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全覆盖。
(三)取得成效
丽江市深度推进公交与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方便了游客轻松游丽江。2024年1月至7月,144.6万人次乘坐涉旅公交出行,占公交出行总量的15.4%。公交企业效益稳步提升,2024年1月至7月,涉旅公交经营收入1291.9万元,占经营总收入的61.7%。

青海西宁:树立典型强引领,服务品质再攀升

(一)总体情况
青海省西宁市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拓展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公交线路,提升公交智能水平,打造品牌示范线路,全面提升公交发展硬实力,公交服务水平持续显著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是落实支持政策。市政府出台《城市公交成本规制管理办法(暂行)》《西宁市公交企业财政补贴管理办法(暂行)》,逐步完善城市公交补贴机制,保障城市公交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通过政府专项债方式,落实公交发展资金,新购买新能源公交车350台,市民出行体验大幅提升。同步推动公交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公交车充电站11处,充电桩489个。
二是拓展服务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和居民出行特征,通过“减重复、增覆盖”,拓展公交服务范围,2024年上半年优化调整公交站点17处,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2条,新开定制巡游网约线路37条,开通“优巴士”通勤线路11条,8条“上班族专线”,旅游旺季期间增开火车站至市区各方向巡游专线。
三是提升公交智能水平。利用“西宁智能公交”手机APP和巡游网约公交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营定制巴士和巡游网约公交,开发预约乘车、线路查询、站点查询等多项功能,实现“人等车”到“车等人”的转变。
四是打造特色线路。创建21条敬老爱老线路,扩大敬老爱老公交服务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广应用“5321礼让斑马线”安全操作法,打造4条“礼让斑马线”示范线路。推选4条“洁净精品”线路、4条“十佳”线路,以标杆线路的示范作用,持续带动提升公交整体服务水平。
(三)取得成效
西宁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98条,线路长度2054公里,公交站点1190处。巡游网约公交以及通勤、旅游专线满足了小众人群的个性化出行需求,有效弥补了常规公交覆盖盲区,2023年乘客满意度达94%,社会公众对城市公交认可不断增强。

吉林长春:深入实施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全面促进三网融合


(一)总体情况
吉林省长春市深入实施公交服务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积极调整优化常规公交线网,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系统三网融合。
(二)主要做法
一是持续提高公交轨道衔接率。围绕地铁和轻轨线路,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迁移公交站点60处,将公交、轨道站点50米衔接率由64%提升至80%。在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开通5条快速公交,满足长距离公交快速出行需求。
二是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公交专用道实现三环内主干路公交专用道成环成网。新建公交港湾停靠站101处,市内1435个公交站点安装新式候车座椅2350个,提升市民候车舒适度。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新增“P+R”停车场8万平米、2167个车位,为市民换乘轨道交通提供便利。
三是优化轨道交通与公交运行时间衔接。延长公交和轨道交通末班车时间,将轨道交通末班车时间由22:15延长至22:35,并延长33条常规公交末车时间,满足市民夜间公交换乘出行需求。
四是提升公共交通信息化水平。发布“公交到站”微信小程序,实现语音播报提醒,实时查询车辆到站信息。在轨道站内设置180块公交到站信息提示屏,为市民合理规划出站时间、雨雪天气室内候车提供便利。建成投用公交智能化调度平台,依据可视化手段实时关注道路拥堵情况,实现科学安排班次,提升线路运行效率,公交企业每年节约运营成本3000—4000万元。
(三)取得成效
长春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240条,轨道交通线路6条,日均客流量232万人次,公交专用道220公里成环成网,公交车运行速度较2022年提高25%,乘客满意度达95%,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和竞争力有效提升。

山东临沂:关爱驾驶员身心健康,打造“临沂和谐公交”


一)总体情况
山东省临沂市以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为底线,多措并举关心关注驾驶员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形成了驾驶员、公交企业、监管部门良性互动局面,为城市公交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是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推进薪酬改革,完善薪酬增长机制,在服务质量、岗位绩效、节能增效、工龄工资、标准化达标等方面实施正向激励,单人工资每月增幅达500余元,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通过公交客流分析系统科学调整发车班次,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在首末站增设休息室60余处。
二是优化驾驶员工作环境。车辆购置选配驾驶座椅通风、加热和按摩等功能,提升驾驶舒适度。安装车载360度环视监控,提高安全驾驶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纠纷。开通“汇声热线”,建立巡防谈心制度,拓宽驾驶员诉求收集渠道并积极响应,解决驾驶员来电来访40余件。
三是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组建劳模心理沟通工作室,成立专业队伍,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一对一心理咨询辅导等活动,累计服务驾驶员46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10余件,及时化解负面情绪。开展医企合作,设立心理测查室、情绪宣泄室等智能化职工心理服务功能室,科学评估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年度驾驶员心理测试覆盖率100%,确保问题隐患尽早发现、提前干预。
四是关心驾驶员日常生活。组织开展体育竞赛、趣味运动会等职工竞技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举办家企亲情联谊会,动态掌握驾驶员家庭情况,为26名困难职工申请帮扶基金及子女助学补助,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开展职工子女寒暑假托管服务,切实解决驾驶员“急难愁盼”,系牢安全生产与家庭幸福的纽带,形成职工、亲属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取得成效
临沂市关心关爱驾驶员效果显著,2024年上半年城市公交服务类投诉环比下降25.7%,交通违章环比下降21.2%,道路交通事故环比下降26.6%。N1路驾驶员颜丙武“护送迷路女孩回家”事迹被央视媒体宣传报道,G1路驾驶员李拓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24年度“沂蒙榜样”荣誉称号,K1路荣获“全国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称号。

安徽天长:多措并举持续改善城市交通发展环境


(一)总体情况
安徽省天长市(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约20万人,通过健全财政补贴长效机制、加大公交惠民力度、完善无障碍公交设施、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等多项举措,统筹推进城市公交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主要做法
一是有效落实公交运营补贴补偿政策。制定《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成本规制和服务考核实施办法》,对新增、更新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实行购车补贴,财政每年投入7000万元用于公交运营补贴和考核奖励,确保公共交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全面提升公交出行服务品质。先后开通定制公交、省际公交等特色线路。购置低地板城市公交车,完善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通过公交APP、电子站牌等,实现线路查询、出行规划、换乘衔接等便捷服务。取消公交老年卡、爱心卡、拥军卡、教师卡等年度人工核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持续加大平安公交安全投入。公交车辆全面安装动态监管和防疲劳预警系统,实行每日三检和每月全检制度。首末站全部配备健康检测一体机,公交司机上岗前检测血压、酒精等健康指标,同时开展驾驶员家访、贤内助座谈会,保障车辆状况优良和司机身心健康。
(三)取得成效
天长市共运营公交线路66条,乘客满意度达到93%,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0.3%。购置150台新能源公交车,建成133个公交充电桩,更换30台车辆电池,能源消耗减少70%,每年运营成本下降1000万元以上,城市公交便捷性和普惠性有效提升。

来源:交通运输部官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