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客运企业转型之道:多元化和站商融合
最新动态
客运企业转型之道:多元化和站商融合
2025-09-234

↑ 点击上方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关注我们

道路客运长期以来都是保障人民群众出行的关键交通方式,在满足民众基本出行需求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然而,随着高铁网络日益密集,民航服务愈发普及,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以及网约车广泛应用,人们对出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出行服务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有效供给不足、发展动力匮乏等严峻挑战。以陕西平安运输集团各客运站为例,2024年日均运输量相较2019年下降了40%。自2019年起,陕西平安运输集团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创新经营模式,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缓解了客运市场下行带来的冲击。



多元化路径驱动转型升级


几年来,陕西平安运输集团积极探索并实践多种转型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单一经营向多元业务、从传统运输向定制出行的跨越,通过智慧客运、全域旅游、互联网经济、多元化经营、站商融合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传统客运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智慧赋能,打造无缝便捷出行体验。客运站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是客运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依托。传统客运站购票、安检、乘车等作业流程烦琐,智能化、网络化程度较低。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实现与机场、高铁的无缝对接,为旅客提供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集团积极推进智慧客运建设。通过推行“客票无纸化”,配备智能闸机和手持终端设备,打造一体化智慧车站。旅客无需出门,就能随时在线购票,进站时无需取票,扫描二维码或身份证即可快速进站,极大地提升了进站通行效率,减少了流程,让出行更加便捷。

定制客运满足个性化出行新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人们对出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固定班线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班线定制化服务成为必然趋势。集团公司以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动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创新发展的通知》为指引,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在定制客运领域与富临运业、盛威时代及陕西交联共同成立陕西客旅出行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陕西省规模最大的定制客运平台。未来,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与富临公司的合作,成立线下定制客运车务公司,整合双方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在线下运营中,优化车辆调配和站点设置,提升服务品质;在线上平台,不断完善功能设计,优化用户体验。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增强公司在客运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站商融合,创造增长新引擎


在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下,集团紧密围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的通知》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分类施策的原则,深入挖掘各车站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结合周边区域的产业布局、人口结构、交通状况等因素,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塑造独特竞争优势。

纺织城枢纽:从交通门户到城市活力中心。西安纺织城客运站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以及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政策试点城市的关键工程,是陕西省极具代表性的公路客运枢纽。这里汇聚了地铁、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物流、商贸、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西安市规划建设的三条地铁线在此交会。其中,1号线贯穿西安东西中轴线,6号线连接主城区与西安火车南站,9号线是直达兵马俑景区的旅游专线。该枢纽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节假日更是接近30万人次。凭借庞大的人流量,纺织城客运站积极申请,将原单一的客运站场规划调整为综合交通枢纽,增加了丰富的商业服务功能。枢纽交通用地98.362亩,商业用地43.886亩。自2019年起,纺织城客运站全面启动商业转型,投入5000余万元对枢纽大楼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提升外立面形象,营造浓厚商业氛围;改造空调机房,优化营商环境;更新消防设施,为商铺入驻提供安全保障;增设弱电工程,为客流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目前,枢纽1-6层为商业区,地下1层是交通转换层,地下2层为社会车辆停车场,交通枢纽向商业枢纽的转型发展迈入新的阶段。集团与专业招商团队合作,成功引进苏宁易购、奥斯卡影城、盒马鲜生、海底捞、小白兔口腔、儿童游乐场、气膜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以及全国连锁酒店等众多知名品牌项目,借助大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亲民品牌入驻。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及时淘汰口碑不佳、经营效益差的商户,不断优化商业布局,提升枢纽的商贸口碑和品牌效应。截至目前,已完成招商面积2.04万平方米。2024年,商贸收入同比增长31.2%,占比超过客运收入,成为全国客运站“站商融合”转型发展的典范。

三府湾客运站:借势区位,延伸服务链条。集团旗下的三府湾客运站紧邻西安火车站和西安最大的批发市场,外来商人众多。客运站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积极探索转型之路。2021年,平安集团与晗月集团合作,将客运站东区改造为H酒店。酒店拥有112间客房,配备1个可容纳70人的多媒体会议室和1个可容纳150人的会议厅,可满足四星级酒店的会议接待标准。2024年,H酒店入住率高达90.05%。此外,客运站还压缩办公区域面积,出租餐饮场地,将酒店与餐饮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吃住行一站式服务。

杨凌客运站:巧用资源,盘活困境资产。杨凌客运站受当地市场规模和人口总量的限制,经营面临困境,日均发送旅客仅200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客运站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与红星美凯龙合作成立星艺佳家居商场。商场新增出租面积464.74平方米,出租率达87%。2024年,该商场商贸收入达到432万元,占客运站总收入的86%,有效扭转了经营亏损的局面。

城西客运站:聚合出行生态,强化核心优势。城西客运站位于丝绸之路起点,主要运营西宝、福银方向的线路,目前客流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全省排名第一,日均发送旅客6000人,但与2019年相比,客流量仍下降了50%,客运收入仍是主要收入来源。城西客运站结合自身地理优势,打造集网约车公司、班线客运公司、定制客运平台公司于一体的综合出行办公场地,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多样性和协同联动性,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来源 | 《中国道路运输》(2025年第9期)

责编丨齐孝洋

审核丨韩芳

监制丨张光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