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情满旅途”衍生新服务新生态
最新动态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情满旅途”衍生新服务新生态
2025-07-022

↑ 点击上方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关注我们


交运集团有限公司是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一级子公司,现有员工8000余人,车辆近4000辆。近年来,交运集团主动融入国家和城市发展新格局,在道路客运生产力迭代、出行服务新生态建设、客运站跨界转型与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提升“硬实力”、增强“软实力”、积蓄“巧实力”,持续推动产业链延伸重塑和价值链韧性提升,通过深耕市场和结构优化的量变积累,实现了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变革飞跃。




重塑产业结构,提升“硬实力”

面对道路客运服务供给结构性矛盾,交运集团从传统客运产业数字赋能、汽车客运站经营体系重构入手,重塑产业“硬实力”,用创新“变量”撬动高质量发展“增量”。

0

1

数字赋能,客运产业焕发新活力

一是布局“一站多点”。在景区、旅游休闲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等节点,结合原有汽车客运场站进行“一站多点”布局,根据旅客乘车需求辐射设置部分汽车客运站停靠点,灵活调整过路班线客运车辆和定制出行车辆,方便旅客出行,同时达到盘活场站资源、降本增效的目的。鼓励汽车客运站积极与停靠点周边商户签订代售协议,开展汽车客票代售服务,积极探索自助售票机站外联网售票服务,拓宽客票销售渠道。





二是开展“联程联运”。自2022年7月5日起,通过“易出行”省联网售票平台,开始开展班线客运联程联运中转服务。至2024年底,共开通“联程联运”线路134条、覆盖456个中转站点,为近8万名旅客提供中转服务。联程联运模式充分发挥了汽车客运站的中转功能,大大增加了汽车客运站服务覆盖范围,以“一票转乘”的便捷服务为班线客运服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实施“场景运输”。根据道路客运网络布局,通过平台大数据OD分析,研判客流走向,科学调配运力资源,以胶东国际机场、市内各知名医院为核心,打造场景化运输模式,向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定制出行服务。按照“一线一议”原则,灵活选派车型,盘活车辆资源,实现定制出行“运营数据精细化”“运营管理高效化”“服务建设制度化”和“服务项目多样化”发展。形成“以用户需求为服务中心”“客流渠道线上线下联动”“车辆运行效率智能优化”的运营新模式。

0

2

创新实践,重塑客运站运营新业态

交运集团目前拥有三级及以上等级汽车客运站7个,进站运营长途客运班线190条,班线客运车辆410辆,城际客运线路辐射11个省份。集团按照“三体二区二中心”的布局定位,本着一站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青岛主城区汽车客运站经营业态进行了精确调整重塑。

一是打造以“e站成铭”运游融合综合体为代表的“三大运营综合体”。“e站成铭”主题车站在保持车站基本功能基础上,依托车站地理区位优势和岛城优质旅游资源,整合道路客运、静态交通、文旅商贸三大产业集群要素,加强平台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中应用力度,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积极开展青岛名优产品和文创产品展销业务,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旅游核心品牌。开办了“e站成铭”百姓大集,充分发挥百姓大集聚人气、引流量的作用,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安全消费体验同时,提升了场站平台的形象和商业价值,为车站转型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二是打造道博风景产业区、环卫生态示范区“两个特色产业园区”。馆陶路汽车站原为国家二级汽车客运站,自2022年3月7日起,集团将馆陶路车站及周边场地,打造成道路交通博物馆和“红石”文化馆联动的道路交通博物馆景区。道路交通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我国道路交通古代和近代发展史;“红石”文化馆将企业前辈产业工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毛主席纪念堂雪松、石料运输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总结提炼为“红石文化”,现已被收录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市管干部培训班教学课程。集团还与属地政府公共服务产业合作,将利津路汽车站客运班线全部调整分流,积极参与到物管环卫、垃圾分类和环保科普等公共服务产业中,将其打造成为环卫生态示范区。

三是打造以新能源体验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两个主题服务中心。经过历时一年多的打造,今年3月1日,沧口汽车站正式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体验服务中心。不仅保留客运招呼站旅客配载功能,还融合了新能源车辆销售、4S店服务及智能充电等“绿色经济”业态,成为青岛市首个新能源道路客运综合体。





聚焦品牌效应,增强“软实力”

近年来,交运集团聚焦城运“诚载美好”文化体系,深入发掘全国班线客运板块中首例“中国驰名商标”——“情满旅途”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着力提升品牌服务质效,将“软实力”转化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纽带。

01

行业领跑,打造校车团体标准矩阵

集团拥有专业校车1924辆,运行校车线路3600条,服务学校449余所,每日为12.8万名学生提供上下学接送服务,运行区域覆盖青岛市全域,是全国开通最早、规模最大、标准最优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公益性校车运营企业。集团于2023年9月26日发布了全国首部“《校车运营服务管理》系列团体标准”,该团体标准为校车运营单位在安全运营、人员素养、服务控制、车辆维保等方面提供了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标准支持。





集团充分发挥校车专业优势和平台作用,集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构建了“农村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国际学校为延伸”的市场空间体系,在抓好农村公立学校安全运营基础上,以开拓民办学校市场为主,以国际学校为补充,探索开通专线校车、定制校车,主动创新校车运营模式,通过营销渠道联系学校和家长,形成多元化运营模式,不断拓展校车市场空间,走向“效益引领、产业转型”的发展道路,打造了以“跟着校车去研学”等研学产品为代表的“运输+研学”生态产业链。

02

品牌赋能,暖心服务广获社会好评

城乡公交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与交通便利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山东省首批城乡客运公交化试点单位,交运集团根据城乡居民多样化出行市场需求,通过打造品牌化主题定制公交线路,不断满足群众差异化、个性化出行需求。集团通过乘车数据分析,充分考虑职工通勤、市民探亲、旅游购物需求以及与地铁等交通方式的衔接,精准掌握农村地区农忙、宴会、节假日、赶集日等重点时段城乡居民出行流量流向,灵活开通农村定制公交服务,提升交通出行体验。如在新河化工园区开通了“礼遇人才、助企通勤”定制公交,为园区内40余家工厂职工提供了出行保障;打造“浪漫”主题公交线路,推出“公交婚车”定制服务,积极融入地区甜蜜经济建设和婚庆服务产业链条。

除班线客运、公交客运服务车辆外,交运集团现有5至55座全类型包车、租赁车辆500余辆,另有城市巡游出租车650辆,构成了城市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环节,集团与80余家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建立通勤班车合作业务,同时为岛城640余家单位提供包车服务,以舒适、安全、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拓展合作领域,积蓄“巧实力”

“巧实力”是“硬实力”+“软实力”的补充和延伸,交运集团发挥地区交通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通过积极开展对外经营合作,全面搭建互联互通平台,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打造经营“巧实力”,企业经营活力和产业韧性得到显著增强。

0

1

交邮共配,打造农村物流三级网络

交运集团积极响应快递进村和农村客货邮融合政策号召,依托城乡公交“村村通”县乡村全域覆盖的三级服务网络,集团与邮政快递企业广泛开展“交邮快运”共配合作,创新打造“共享邮路+共配驿站”的快递进村模式。今年3月份,“交邮快运”入选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的全国50个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一是共享邮路、建设共配驿站。交运集团与邮政快递企业以公交代运模式,打通上行下乡双向通道,目前全域开通客货邮共享邮路46条。同时,集团立足县乡车站,升级客货邮共配驿站,搭建县—乡—村配送体系,培育农村物流新型业态,使广大农村居民得到便利和实惠。

二是交快共配,助力下乡进村。交运集团积极探索拓展为广大快递企业提供邮路运输和驿站接驳服务,合作伙伴有韵达、申通等大型快递企业,集团积极对接行业最新政策,持续推广复制“共享邮路+共配驿站”模式,将特快邮路覆盖全部重点乡镇,完善城乡共配网络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乡村振兴”贡献交运力量。

02

引源活水,丰富商旅协作多元体系

一是搭建全国校车协作平台。促进产业跨地区互联互通是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早在2018年2月,为促进全国专业校车行业协作规范发展,交运集团倡议发起了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校车工作委员会,并当选为校车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组织的成立实现了国内校车行业的大联手,构建起中国校车事业的命运共同体,为全国校车行业搭建起了信息交流、政策研讨、资源共享、品牌推广以及标准化制定和实施的新平台,为全面推进校车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构建旅游联盟协作机制。交运集团多年致力于站游融合、运游联合的综合发展,在后疫情时代,实施了旅游联盟战略(融合协作机制),并于2023年4月7日正式成立旅游联盟,联盟遵循“资源共享、利益共赢、融合协作、共同发展”原则,对内整合所属各客运单位业务资源,发挥规模优势形成内部融合协作机制;对外联合业内多家文旅企业加入联盟,通过各自旅游要素资源大整合,交通服务能力大提升,营销服务项目大联动,为游客提供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全程无忧的“一站式”通达服务,打造领先的跨区域综合性旅游服务共同体。





三是拓展自主供应链新产品。交运集团致力于开发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自营产品,实现传统产业优势重塑、新兴产业链聚成群。2025年1月,依托青岛汽车总站和供应链服务公司,携手川酒集团,联合推出了首款自主供应链产品“赤渡红石”系列酱酒。通过制定完善的价格和营销体系,选择有区域覆盖和营销能力的经销商和同业单位为合作伙伴,给予最大力度的经销支持。同时探索“自营产品”商业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互促、共生发展,提升了消费者认可度,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转型之路。







接下来,交运集团将按照“全面提升、多点发力、数字赋能、强链展链、以高质量发展争创行业转型新标杆”的工作主线,持续打通城乡公交、校车服务、客运出行、农村物流、供应链自主产品等产业链条,在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的引领下,与全国各地兄弟单位一道,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携手探索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道路。









来源 | 中道协客运与站场分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丨齐孝洋

审核丨韩芳

监制丨张光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