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源:中道协出租租赁分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czNTk3OA==&mid=2247484208&idx=1&sn=b482eff5f0f52d19b9ba95bb84d831c9
↑ 点击上方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关注我们
近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信息,就2024年信用交通典型案例进行公示。其中,出租车行业通过完善制度、跨区融合、分类施策、鼓励整改等做法,在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典型案例中出租汽车相关做法进行整理摘编,供行业参考借鉴。
江苏:信用跨区“高融合”促进区域发展“高质量”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推荐的案例中,2024年,无锡、苏州等四市签订了《“苏锡常通”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监管对象协同监管协议》,并开展了2次跨区联合执法行动,共立案查处案件20余件。无锡共享被列入硕放机场重点监管对象目录的出租车,苏州交通执法部门对照目录名单筛选出苏州管辖的车辆,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实现数据共享,有效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和监管效率,促进了区域交通信用体系的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浙江:探索“信用+”增值服务场景,努力打造“最讲信用”的道路运输行业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推荐的案例中,杭州市立足本地特色和行业特点,积极探索“信用+”增值服务场景,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信用应用体系,助力行业服务监管成效实现有质提升。其中,网约车合规率排名全国中心城市前列,成为行业内的标杆。通过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提升了网约车的服务质量和合规水平,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选择,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山东:构建安全生产信用监管机制,推进行业治理向事前预防模式转变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荐的案例聚焦于构建安全生产信用监管机制。实现交通运输企业“应归尽归”。对风险高、危险性大的行业重点领域,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等级化评价。对于巡游出租等风险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行业领域,在建立“重点关注名单”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自我诊断、聘请第三方诊断分级服从部门诊断分级,下级部门服从上级部门诊断分级”的原则,经企业自评、属地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安全生产信用等级。依托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监测预警,推进安全生产治理向事前预防模式转变。
云南:打出信用建设“组合拳”,推动出租汽车行业治理提质增效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推荐的案例中,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为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市场秩序,创新“信用+”应用场景,通过完善制度、精准施策、科学评定、重点突破和鼓励整改等举措,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先后出台多个管理办法和制度,将驾驶员服务与安全行为纳入信用监管。
针对平台公司,联合执法部门从关键要素入手进行检查和量化考核,确定信用等级并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对于驾驶员,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与综合评定机制,实施差异化表彰奖励,并建立负面清单和晋升机制。同时,对高频失信的网约车平台企业进行重点突破,强化问题整改,对被列入重点车辆所有人名单的企业建立信用修复处理机制。通过这些措施,昆明市出租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规范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不断增强,行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投诉率明显下降,促进了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在信用交通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为推动出租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编辑 | 张天然
责编丨齐孝洋
审核丨韩芳
监制丨张光合